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 2024-08-28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任。坚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人为本、促进公平的要求,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优化教育结构的需要。近些年,教育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服务人才培养,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规模结构不断优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全国已建成近千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00所中等职业学校达到省级骨干学校建设标准,国家级、省级示范(骨干)学校等优质资源覆盖1/2以上的在校生。近十年来,累计为国家输送近7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服务产业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358个专业,覆盖了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专业设置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在加工制造、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新增从业人员大部分来自职业学校。职...
  • 2024-08-28
      在产业迅速演进的背景下,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为了适应这一变革,迫切需要具备灵活适应岗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此,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产业与教育的协调发展。为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问题,推动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人才与产业亟待“适配”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创新有需要人才支撑。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产业需要创新人才的支持,一方面创新人才也需要有实践经验,并且持续学习成长,校企合作之间,解决与用人单位适配性问题需要多方的努力。   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从制度上开始着手改革。今年以来,职业教育相关利好政策集中出台。日前出台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要将产融进一步引向深入。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 50 个左右,试点城市的突破和引领带动作用充...
  • 2024-08-28
    2015年,习近平主席致信祝贺首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指出,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十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大跨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和生产国,为全球发展贡献着中国力量。 您现在看到在跑步机上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稳定奔跑的机器人是由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这款全球首例能够拟人奔跑的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还能作为母平台进行灵活扩展和迭代,满足不同场景应用需求。在本次世界机器人大会上,169家全球头部企业带来600多件(套)创新产品,其中,首发新品60余款,还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7000多支队伍进行竞赛。 机器人被称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器人革命”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我们不仅要把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
  • 2024-08-2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报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   围绕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人才培养主阵地,推动教育理念、体系、制度、评价、治理等变革     记者:如何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出教育的贡献?     怀进鹏: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专章阐述并一体部署,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充分...
  • 2024-08-28
    “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五大家园’倡议引领下,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以交流助合作,以合作促交流的互动格局进一步形成,教育日益成为青年一代彼此相知、相亲、相融的催化剂和黏合剂。”8月21日,在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举行的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教育部副部长何光彩说。   保持中国-东盟友谊之树长青,必须夯实双方关系的社会土壤,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使双方民众更加相知、相亲、相融。 “今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教育界同仁相聚交流周,必将为深化教育合作添动能,为促进人文交流增活力。”开幕式上,何光彩从4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取得的突出成果。 数字教育打开新的合作之门。今年1月,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际版正式发布,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正式成立,东盟10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加入联盟。中国—东盟数字教育合作中心启动运行,首次开展高校数字化国际课程征集活动,近800门课程、2700余个微课视频脱颖而出。   职业教育实现新的合作突...
  • 2024-08-27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到,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13)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
  • 2025-11-21
     本报北京11月20日讯(记者 高毅哲 林焕新)今天,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在京召开202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俞家栋,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高东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张辉介绍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有关情况。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内容。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巩固拓展丰富人才资源优势和彰显教育战略价值的关键基础,是撬动教育综合改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关键支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试金石,努力育新机、开新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提供人才支撑。   会议强调,在党中央坚强...
  • 2025-11-18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配机制”。当前,新质生产力加快孕育,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愈发旺盛,而职业教育在结构、质量与产业需求之间仍存在不小的错位。因此,加快人才培养与发展需要的适配,既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也是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的根本任务。   职业院校在推进人才供需适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一方面,它们与产业一线联系紧密,能够快速捕捉行业动态和技能需求变化,并通过专业预警机制和专业群建设进行灵活调整。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具备把真实产业场景引入课堂的条件,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此外,职业院校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既能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也能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这些优势决定了职业院校不仅是推动供需适配的关键主体,更是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以需求为导向,精准把握人才培养坐标。产业人才供需关系不是静态匹...
  • 2025-11-17
    11月14日,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参赛队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比赛现场。最终,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参赛队获得大赛冠军。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11月14日晚,在紧张激烈的氛围中,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在天津落下帷幕。这次大赛规模空前,来自全球76个国家的3.3万余名青年学子同台竞技,为世界贡献了一场精彩的技能盛宴。   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国际赛事,从大赛的赛道设置、比赛内容和形式、选手表现等细节中,可以发现,大赛已经超越单纯的技能比拼,成为引领高技能人才培养改革的“风向标”。   在真场景中解决真问题展示真技能   急诊抢救室、智能制造产线、化工精馏装置……这些“真家伙”出现在了大赛冠军总决赛的现场,还原出真实的生产、服务场景,令人耳目一新。   不仅场景真,进入冠军总决赛的6支队伍解决的也是行业真问题,赛出的是真技能。比如,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参赛队聚焦基层医院急诊抢救能力弱、慢性病诊疗延迟、老年健康宣教不足三大痛点构建的综合解决方案,实...
  • 2025-11-06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靖 记者 李澈)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探索有效的育人模式是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聚焦铁路供电行业需求,通过系统性的改革与实践,构建了“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展开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为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学生高质量就业,以及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为精准对接铁路现代产业链,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近年来坚持深入行业一线,系统性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并实践了以“岗课赛证”融通为核心的综合育人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深入对接产业,推动“岗课融通”。人才培养的源头在产业需求。学院电气工程系领导与专任教师团队多次赴石家庄供电维修车间、石家庄供电段石南检修基地、衡水供电段衡水北维修车间等10余个基层单位进行深度调研。通过与车间主任、技术骨干及一线员工的全方位交流,教学团队精准把握了接触网工、...
  • 2025-11-05
    新一轮“双高”推荐建设院校,陆续获批。 这意味着,“双高”建设的资金,将随之到位。 又回到那个问题,“双高”的钱,应该花在哪? 和上一轮相比,新一轮的“双高”建设,这3件事,真应该花钱干了它。 — 1 —组织变革 你有没有注意到,高校,正在进行的另一场变革。 今年1月,沈阳音乐学院,官网盘点2024年十大变化中提到,其中“精简处、科级领导职数69个,撤销150个教学和直属机构下设系(教研室)科级建制。” 4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宣启动扁平化改革,将管理岗规模控制在全校岗位20%以内,并取消科级机构设置,允许校内二级机构单位根据发展需要自设无行政级别机构。 6月,西安体育学院,“较大幅度减少科级总岗设置,增加科员总岗设置”;福建理工大学,“通过将科级干部转任为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方式,彻底解决科级干部超配问题”;泉州师范学院,“优化学校机构设置,制定《机构设置及人员控制总量核定方案》”。 早在2023年10月,西北工业大学,...
  • toolbar
    电话:4008-269-589;0577-66961670
  • toolbar
    联系邮箱:bh@boheng.com.cn
  • toolbar
    toolbar
  • toolb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