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 2024-12-10
    近日,教育部在京召开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座谈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光彦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来,教育评价体系日趋完善,配套制度和政策逐步健全,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逐步扭转,评价“指挥棒”正向引导作用有效发挥。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认真思考和回答“教育强国、评价何为”的重大课题。要锚定建设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健全基础教育办学质量评价体系,深化“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和高校评估改革,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评价体系,完善教师评价和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评价改革,发扬钉钉子精神,完善工作...
  • 2024-12-09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策略研究 一、立项背景与意义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变化和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对接问题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欧美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例如德国“双元制” 职业教育模式。德国 “双元制” 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一方面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另一方面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这种模式使得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为德国的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澳大利亚TAFE 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 TAFE 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产业需求,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这种模式为澳大利亚的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国外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 2024-12-09
    机器的轰鸣声、婴儿的啼哭声、救护车的鸣笛声、田园乡间的蛙鸣声……一个个看似没有关联的音符,却汇聚成一曲美妙动听的技能交响乐。不久前,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中,国内外5支职业院校晋级队伍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展开巅峰对决,为1400多名现场中外嘉宾和1000多万名网络观众上演了一场充满科技魅力、涌动青春活力、凝聚协作合力的技能盛宴、文化盛宴、友谊盛宴。  全面升级赛事,突出浓浓的“职教味” “与世界技能大赛主要面向生产一线岗位的定位不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更强调教育属性,符合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突出综合育人功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彭斌柏介绍说。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前身是连续举办了16届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总结以往办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实践要求,2024年,组委会对大赛进行了全面升级优化。 升级后,赛事目标更加聚焦,综合育人功能得到强化。过去,大赛比拼的是基于某一专业的专项技能,而升级后的大赛全面考查参赛选手的实践动...
  • 2024-12-09
    产教深度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为响应国家“智能制造2035”整体规划及河北省邯郸市“532”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冀南技师学院以智能制造专业大类为试点,提出了“六共五位四方三岗二元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内涵,培养掌握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适应地方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级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六共五位四方三岗二元一体”产教融合模式的“六共”是指合作内涵为共建、共育、共创、共培、共享、共赢;“五位”是指合作内容为生产、学习、研发、创新、实训;“四方”是指合作主体包括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职教集团、企业、学校;三岗是指人才培养形式为观岗、跟岗、顶岗;“二元”是指学员身份兼具学生、企业职工双重身份;“一体”是指合作目标为多方多位融为一体。 “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夯实技能人才培养基础...
  • 2024-12-09
    众所周知,2019年高职教育领域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始实施“双高计划”,在项目遴选方面,对申报学校的办学条件、人才培养和治理水平、办学定位和方向及标志性成果作出明确规定;在建设要求方面,对加强党的建设、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提升信息化水平、提升国际化水平等“一加强四打造五提升”提出明确要求。经过五年的建设期,首期198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迎来了验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如何在此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更加聚焦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启动“新双高”建设,是当前这一时期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5月15日,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在京举行部区会商会议,怀进鹏部长在会上指出,要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推进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双高”建设,释放了关于下一批“双高计划”建设的...
  • 2024-12-07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指出“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教育强国建设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教育强国建设必将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教育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吸引力和话语权,传播中国教育理念和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教育力量。教育强国建设应走教育创新和教育信创协同发展的中国道路,构建教育创新和教育信创协同发展的中国模式,扩大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我国教育信创新质生产力的国家竞争力。 教育创新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和关键环节 2023年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文章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024-12-07
    今年9月,教育部、江苏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真正把高校人才资源、创新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重要一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都作出了重要部署。江苏自觉扛起“走在前、作示范”重大使命,全面深化改革,狠抓任务落实,加快打造“公平共享、全面多样、开放融合、卓越创新”的教育样板示范高地。   立德树人,答好新时代“育人三问”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回信;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的留学生回信……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江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各级各类学校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覆盖教育教学各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各方面。   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
  • 2024-12-06
    不久前,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中,国内外5支职业院校晋级队伍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展开巅峰对决,为1400多名现场中外嘉宾和1000多万名网络观众上演了一场充满科技魅力、涌动青春活力、凝聚协作合力的技能盛宴、文化盛宴、友谊盛宴。跟教育小微一起看报道—— 机器的轰鸣声、婴儿的啼哭声、救护车的鸣笛声、田园乡间的蛙鸣声……一个个看似没有关联的音符,却汇聚成一曲美妙动听的技能交响乐。不久前,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中,国内外5支职业院校晋级队伍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展开巅峰对决,为1400多名现场中外嘉宾和1000多万名网络观众上演了一场充满科技魅力、涌动青春活力、凝聚协作合力的技能盛宴、文化盛宴、友谊盛宴。   全面升级赛事 突出浓浓的“职教味”   “与世界技能大赛主要面向生产一线岗位的定位不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更强调教育属性,符合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突出综合育人功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彭斌柏介绍说。   世界职业院...
  • 2024-12-06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深化与改革,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产教融合作为推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核心策略之一,正逐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实训基地,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关键平台,其共建共享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还能够显著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普遍遭遇了校企合作动力不足、实训基地开放共享程度不高、运行机制不稳定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深入探索并实践一种高效、可持续的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模式,对于破解当前困境、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二、研究目标 现状分析:全面审视并深入剖析当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包括已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为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现实基础。 模式探索:在充分理解国内外产教融合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索并构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能够有效促...
  • 2024-12-06
    作者:郭天平(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职业教育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布局、重点产业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对接地方需求,明确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须紧盯地方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地方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紧跟高质量发展新方向。一是聚焦区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合理布局专业群。围绕区域重点产业链布局专业群,重点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拳头”专业,大力发展与重点产业链布局相关的专业群,形成与产业结构适配的专业结构。二是依托行业发展前沿,...
  • 2024-12-0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强化使命担当,推动党中央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委、教育部新闻办、中国教育报刊社联合开设“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专栏。 本期刊发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范绪锋的笔谈文章。一起来看—— 发挥主流媒体优势  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撑 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 范绪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发出了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的动员令,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加快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需要凝聚共识和力量,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作为教育部党组主管的教育主流媒体,中国教育报刊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两报四刊全媒体生产传播新动能,全...
  • 2024-12-05
    2014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在官方正式文件中提到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概念,随后在职业教育领域掀起探索和研究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热潮。从最初基层“跃跃欲试”,学界纷纷“著书立说”,到现在主管部门“不敢碰”“不好讲”。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简称“职教混改”)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高关注和热度之后,呈现出热度下降和质疑增加的趋势。回眸十年职教混改历程,其复杂程度之高、操作难度之大、协调范围之广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和认知,混合所有制办学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领域争议最大的话题之一。当前,职教混改既需要对理论、制度进行探索创新,也需要对办学体制、模式进行深化实践。   1   一、职教混改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逐渐向更加多元化、开放化方向发展。推动多元主体办学成为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导向。混合所有制办学是办学体制多元化的一种探索。   (一)萌芽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13年)   20世纪80年代...
  • 电话:4008-269-589;0577-66961670
  • 联系邮箱:bh@boheng.com.cn
  • 返回顶部